在一个虚拟的物理环境下,要求机器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从规定赛道的起点抵达终点。在赛道中设置多种得分方式:得分物得分、快速过弯得分、飞车得分,完成得分动作越多、用时越少,最终成绩越高。
竞赛的赛道将由下图总地图中选取某段作为最终的竞赛地图。路线被选定,竞赛过程中将不会发生改变。
标题 | 说明 | 活动指南 | 练习场景及参考样例 | 学习视频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浙江省2016年汽车总动员活动 | 适用于浙江省2016年的汽车总动员活动指南、练习场景和样例程序等 | 下载 | 下载 | |
浙江省2015年汽车总动员活动 | 适用于浙江省2015年的汽车总动员活动指南、练习场景和样例程序等 | 下载 | 下载 | 小学组 / 初、高中组 |
广东省汽车总动员活动 | 适用于广东省的汽车总动员活动指南、练习场景和样例程序等 | 下载 | 下载 | 观看下方微课 |
汽车总动员活动指南-通用版 | 适用于除以上地区之外的汽车总动员活动指南、练习场景和样例程序等 | 下载 | ||
下载——开放式场景及如何自行设计练习赛道 | ||||
组别 | 场景 |
---|---|
小学 | 汽车总动员_小学组 1/2/3 |
初中 | 汽车总动员_初中组 1/2/3 |
高中 | 汽车总动员_高中组 1/2/3 |
查看下机器人左右传感器的端口,检查程序是否在左右转向是写反了!记牢一点,机器人离那一侧的栏杆远就转向那一侧。例如(左侧距离传感器 – 右侧距离传感器)> X ,说明左侧比右侧远,此时机器人需要转向左侧。
仔细检测传感器与机器人正前方的夹角是否对称。大多数偏向某一侧行走都是由于传感器角度不对称引起的。
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问题是机器人车身前后轮之间的距离太近,可以适当拉开前后轮之间的距离。当然如果拉开前后轮间距导致机器人转向不灵活,则可以将左右轮之间的距离再适当拉开一些。也可以适当降低机器人的重心,对机器人进行加重。
机器人部件里面所有的圆形节点,即可以旋转的部位都是有力的限制的,当机器人运动时,由于力的左用这些部位会产生一定的形变,因此有可能导致机器人在运动时发生尺寸变化,导致机器人尺寸超标。
情况一:机器人在快速运动时有很强的惯性,如果我们是用灰度传感器来检测能量补充站,大多数情况为你想要机器人转向时,机器人已经冲进去能量补充站里面很多了,因此很多动作都做不到位了,感觉上就是开始乱来了。因此进能量补充站前建议速度不要超过30,否则控制起来就比较麻烦。
情况二:检查仿真界面左上角,灰度传感器的数值有无变化,传感器是否装的比较高,超出了传感器的检测距离。或者传感器被机器人自身部件挡住了,从而导致传感器返回值不会发生变化。
情况三:如果是用的样例程序,机器人加速后,控制进能量补充站的时间需要相对缩短,有可能是速度加快了,时间没有做出相应变化,导致在单位时间内,机器人已经穿过了能量补充站,导致机器人无法进站。
如果是用的走中间的方式来通过90度弯角的地方,走中间速度不可能太快,一般速度控制在30以内通过会比较稳定,因此在走到快要转弯之前机器人需要减速。
首先要保证机器人在飞车前是正对道路正前方的,不要是倾斜着飞的。其次飞车速度不需要过快,绝大部分机器人只要速度在35左右即可完成飞车。机器人飞车速度太快,落地时与地面的撞击也厉害,反作用力就大,特别是机器人飞起来处于倾斜状态,落地时不平稳,更容易导致翻车。